秋梨上市,哪种最好吃?来,涨知识了
图片
梨,在华夏土地上已生长数千年,其栽培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
《诗经·秦风》中“隰有树檖”的记载,印证了西周时黄河流域已遍植梨树,
而新石器遗址出土的炭化梨核,更将其栽培史推至八千年前。
古人称梨为“果宗”,北魏《齐民要术》详细记载了梨的嫁接技术,可见其在农耕文明中的重要地位。
图片
文人墨客总偏爱梨的清雅。
白居易写“梨花千树雪”绘尽春日盛景,陆游以“粉淡香清自一家”赞其风骨。
孔融让梨的典故流传千年,让这枚鲜果成为谦让美德的载体;
王维“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的诗意,常与梨园景致相融。
如今,中秋赏梨、端午赠梨的民俗延续着温情,
这枚穿越千年的果实,始终以清甜滋味,连接着历史与当下的生活。
图片
门头沟京白梨产自北京,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四百年历史的“京”字头果品,产自北京门头沟区。
明末一株自然实生树在东山村青龙沟的低洼处悄然萌发,
后因肉质细腻、汁水丰盈被选为皇家贡品,
清乾隆年间更建起御梨园,慈禧太后对其尤为偏爱。
1954年,东山白梨在北京市梨品评比中夺冠,正式冠以“京”字,得名“京白梨”。
此梨形态别致,扁圆如卵,果皮初采呈黄绿色,
贮藏后渐转黄白,表面覆着蜡质光泽,果点细密如粟。
单果重约百克,果肉乳白细腻,石细胞极少,初尝脆嫩,后熟则绵软多汁,甜度可达15%,
酸甜比例恰到好处,更带一股清雅香气,咬一口便觉蜜香满唇。
图片
新疆库尔勒香梨产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新疆独有的梨类品种,有着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为古老地方优良品种,也是瀚海梨与鸭梨的天然杂交种。
汉唐时期,它便通过丝绸之路传入印度,被海外市场誉为“中华蜜梨”,
历代都被当作贡品,供帝王诸侯享用。
库尔勒香梨果实小巧玲珑,单果重多在80 - 150克,平均110克。
果形不规则,多为圆卵形或纺锤形,果面黄绿色,阳面带着条状暗红色晕,
仿佛被阳光亲吻过,光滑且蜡质厚,有五条明显纵向肋沟,果点小而不明显。
其皮薄如纸,果肉白色,肉质细腻酥脆,汁多味甜,近果心处略酸,
它石细胞少,无渣,品质极上,咬上一口,清甜的梨汁瞬间在口中四溢,
如同清泉流淌,解渴又解馋。
图片
莱阳梨山东省莱阳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相传栽培史可追溯至明清,现存四百年树龄的“梨树王”印证其悠久传承。
果实呈倒卵形,黄绿果皮布满褐色锈斑,看似粗糙却内藏乾坤,
果肉细腻如脂,汁水丰盈,含糖量高达14%,
一口咬下清甜沁脾,脆爽中带着蜜香,令人回味无穷。
莱阳梨不仅是秋日润燥的佳品,更富含维生素与微量元素,中医誉其“润肺止咳”。
当地人常以冰糖炖梨。
从皇家贡品到百姓果盘,这颗“丑梨”用四百年光阴,
将胶东半岛的风土滋味,酿成了舌尖上的传奇。
图片
泊头鸭梨河北省泊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西汉时期,当黄河在华北平原奔涌时,
泊头先民便在沙质土壤里种下了第一株梨树,《史记》中“千树梨”的记载,
正是这片土地与梨树结缘的最初见证。
隋炀帝南巡时在此泊船赏花,让“泊头”二字与梨香一同载入史册,
而今300年树龄的“梨树王”仍在诉说着千年传承。
倒卵形的果实像极了填鸭的头部,
黄绿色的果皮薄如蝉翼,轻轻一咬便“咔嚓”裂开,
乳白的果肉细腻无渣,甜中带点清新的果酸。
这种“薄、脆、甜、润、香”的五重体验,让泊头鸭梨既能鲜食解渴,又能榨汁、炖汤。
图片
砀山酥梨安徽省砀山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砀山酥梨栽培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明清时期成为贡品,至今已有2500年历史。
砀山酥梨属白梨品系,果实近圆柱形,单果重250-1000克,
果皮淡黄光洁,果肉洁白如玉,酥脆爽口,汁多味甜,皮薄如纸,落地无渣,
素有“砀山梨,皮儿薄,落到地上找不着”的美誉。
砀山酥梨,从李白泛舟燕喜亭到百年梨树王的传奇,每一颗酥梨都浸润着历史的甘甜。
图片
赵县雪花梨河北石家庄赵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这颗可追溯至2500年前,秦汉时期便作为贡品享誉宫廷,
唐代《艺文类聚》中魏文帝曹丕的诏文“真定梨大如拳、甘如蜜、脆若菱”便是最佳佐证,清末更成为皇家专享。
赵县雪花梨果型硕大,表皮泛黄布满星斑,果肉莹白如玉,剖开时汁水四溢,令人垂涎。
口感方面,它脆嫩无渣,甜度达13°左右,带淡淡蜜香,
冷藏后更显冰爽清甜,这得益于当地昼夜温差大,
有利于糖分积累,再配上生态种植方式,让糖分更高,口感更佳。
图片
鞍山南果梨东北珍馐,产自鞍山千山区对桩石村。中国地理标志产品。
清光绪年间,一株自然杂交的实生苗在此生根,经百年培育,成“梨中皇后”。
其果扁圆如玉,黄绿皮泛红晕,单果重约百克。
刚摘时酸涩,经一周后熟,果肉化为乳白琼浆,
甜中带酸,酒香浓郁,汁水四溢。
这梨耐贮藏,冷藏可存半年,越放越香甜。
鞍山南果梨,承载着百年农耕智慧,每一口都是时间的馈赠,让人回味无穷。
图片
蒲城酥梨陕西蒲城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20世纪70年代初期,原本是安徽砀山的酥梨,
后来经过蒲城人的驯化改良,才形成了现在这独具特色的品种。
蒲城酥梨,果形倒卵圆形或近圆形,单果就有200-300克重,大的能超过400克。
果皮薄而光滑,黄绿色还带着点红晕,果肉洁白细腻,
咬一口,汁多味甜,酥脆爽口,香气还特别浓郁。
这口感,可是经过检测的,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以上,糖酸比高达80:1,吃起来甜而不腻,刚刚好。
图片
冠县鸭梨产自山东冠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素有“鸭梨甲天下”之美誉。
其栽培史可追溯至唐代,历经千年选育,尤以兰沃乡“中华第一梨园”所产为佳。
清康熙年间栽种的“梨树王”至今仍枝繁叶茂。
冠县鸭梨果形端正,卵圆形身姿裹着金黄或乳白的薄皮,果肩处似鸭头轻翘,
果梗细弯如鹤颈,单果重180-280克,核小如豆,肉白细嫩。
其皮薄如纸,刀切即渗汁,入口脆爽无渣,酸甜比例恰到好处,
九月至十月成熟上市,耐贮藏的特性让这份甜蜜可延续至次年春。
图片
呈贡宝珠梨产自昆明市呈贡区。
其历史可追溯至宋代,大理高僧宝珠和尚将大理雪梨与呈贡本土梨嫁接,
培育出这一品种,因品质上乘成为贡品,产地也因此得名“呈贡”。
宝珠梨果实近圆形,皮色青翠,果肉雪白,肉质脆嫩多汁,无渣且甜度适中,
口感上,它甜脆清爽,汁水丰富,食后无渣,带有微香。
每年9月至11月,是宝珠梨的上市季节。
此时果实成熟,品质最佳,是中秋佳节的应节佳果。
此外,宝珠梨还具有生津润燥、清热下火的功效,适合秋冬季节食用。
宝珠梨不仅是云南的明星产品,更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图片
巷口那筐梨,青黄表皮还沾着晨露。
祖母挑拣着,皱纹里藏着一丝笑意:“喏,脆的留着听响儿,软的炖上,夜里润嗓子。”
孩子等不及,抓一个就啃,汁水顺着下巴淌,清甜漫开,齿痕弯弯,像月牙儿。
千年梨树下的故事,此刻都化在唇齿间,一声“咔嚓”,日子就甜润起来。
老祖宗尝过的滋味,我们接着嚼,把八千年的甜,接到此刻的舌尖。
吃吧,日子还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