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当年费尽心思、大把砸钱才坐上美国总统的位子,现在却说参选让他有点后悔?
外媒爆料说,特朗普在27号的白宫新闻会上直言,当总统其实挺危险,“要是早有人提醒我,我说不定真不会踏进竞选这条道儿”。
他说,去年在宾州搞竞选集会时中了一枪,到现在耳朵还落下了点毛病。
他还打了个比方:“像赛车手,死亡率大概千分之一,斗牛士也差不多,虽然这数字听起来不算吓人,可真有人因此丢了命。”
“你要是当总统啊,这概率就飙到5%了。”
先别着急,更棘手的事儿要上场啦!
特朗普发言后的第二天,伊朗什叶派宗教界的重量级人物、大阿亚图拉纳赛尔·马卡雷姆·斯拉茲正式发布了一项具有极高宗教与法律效力的“法特瓦”,将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定性为“穆哈里卜”,即“与真主为敌之人”,号召全球穆斯林将其“处以应得之刑”。
想弄明白这份法特瓦为什么会出来,得先琢磨琢磨伊朗过去这一个月到底过了些什么坎坷日子。
6月那会儿,伊朗跟以色列干了将近半个月,俩国家的军事摩擦没消停过。
这场冲突最开始是因为以色列对伊朗的一些高层和核科学家实施的“斩首行动”,再加上用无人机对伊朗境内多个核设施的攻击导致的。
接着美军也陡然插手,对伊朗的三个核设施精准出手来了。
伊朗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有60多位高级指挥官和核科学家在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中丧生。
伊朗的核设施遭到攻击,导弹库也起火,加上德黑兰市中心举办的万人国葬,这些都表明此次军事打击对伊朗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以往的冲突。
局势刚稍微稳定下来,特朗普又嘴上添了把火。
他批评伊朗“不识好歹”,还扬言自己“明明清楚”那位伊朗高层藏在哪儿,不过没让以色列或者美国的部队去“取他性命”。
特朗普还提到,前阵子他刚准备动手考虑解除对伊朗的制裁,结果一听到哈梅内伊这番话,立马什么想法都打住了,彻底不再碰相关事宜。
伊朗这边的反应非常激烈,毕竟哈梅内伊可不光是伊朗的最高领袖,在什叶派中还被视为“马尔贾”,地位那可是相当神圣的。
他安危不仅关系到国家大事,对许多人来说也是宗教信仰里的核心标志。
对他动手,这事就不是单纯的政治谋害了,大家更容易把它看成是在冒犯信仰根本。
阿拉格齐28日在社交平台发声“回敬”,直言要是真想谈妥协议,特朗普得先改改对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不敬以及让人难以接受的态度。
在这种情况下,马卡雷姆·斯拉兹下发这道“法特瓦”,其实也就合情合理了。
其实伊朗对特朗普跟内塔尼亚胡走得那么近,早些时候早就不爽了。
从2018年开始,伊朗境内时不时会有来历不明的无人机发动袭击,往往锁定的都是军事指挥部门或者核研发场所。
这些袭击一般算在以色列头上,不过也有不少人怀疑美国情报部门或许也牵涉其中。#热问计划#
很多人估计对“法特瓦”这个词还是蛮陌生的。
说白了,这可不是啥一般的宗教建议,碰上那种有权威的“大阿亚图拉”发话,对信徒来说,这跟必须听的话没啥太大区别。
马卡雷姆·斯拉茲的能量真不是盖的,影响面相当广。
他在什叶派圈子里算得上是最让人敬仰的大人物之一,无论是伊朗本地还是国外,数以百万计的信众都把他当作头等宗教领袖来看待。
他一发话,啥“法特瓦”在伊拉克、黎巴嫩、叙利亚、也门这些什叶派群众里头,影响力可不是盖的,大家说一不二地听着。
这条法令能让国际社会警惕起来,主要就在于它给了“个人动手的权利”,说白了,不用靠国家来出面执行。
哪个心里真的信这套的人,要是觉得特朗普或者内塔尼亚胡成了“穆哈里卜”,都能把“法特瓦”当成正当理由去干点啥。
“法特瓦”说:“如果有人对伊斯兰领袖构成威胁,那所有穆斯林都有责任去劝其悔过;要是执行这个过程中殉难,会得到真主的奖赏。”
这种说法其实等于公开给出了“动手”的许可嘛。
其实,这样的事儿在历史上早就不是新鲜事了。
1989年,伊朗的最高领袖鲁霍拉·霍梅尼发布了一份颇具影响力的法特瓦,要求对作家萨尔曼·鲁西迪进行处决,原因是他的小说《撒旦诗篇》“冒犯了伊斯兰教和先知穆罕默德”。
当时大伙儿可能觉得这就是做做样子,耍点政治花活罢了。
实际上,鲁西迪自那以后就一直躲着人,长期处于隐匿状态,英国警方也全天跟着保护,走到哪都不对外透露行踪。
尽管这样,三十多年过去,他在美国纽约州做演讲时,还是被一个黎巴嫩裔小伙子刺了十刀。
袭击者在审问时承认,他“只是按照法特瓦行事”。
这事又说明了一回,法特瓦的影响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过去的,而且动手的人大多数也并非啥官方背景,基本都是那些分布在全球各地、随时会冒出来行动的个人。
眼下,这样的情景,又在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之间上演了。
某种角度来看,伊朗在“常规战争”中吃亏后,发法特瓦也是一种策略上的转弯。
碰上以色列在技术、情报、空军等领域的强大,再加上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力调动,伊朗心里清楚,在常规战斗这块儿,本身就没啥太大优势。
可说到意识形态这一摊,尤其是在什叶派圈子里,伊朗可真是有着不小的“号召力”。
发布法特瓦,既有点儿像是为了出气、立威,其实同样算是一种不走寻常路的“非对等对抗方式”。
这事儿让原本只是军事上的较量,直接扯到了宗教层面,把全世界的信徒都卷进来了。
只要这种说法站住脚跟,哪怕后头伊朗政府想让局势缓和下来,法特瓦既然已经下了,可就不是他们能随便收回的了。
有可能一潜伏就是好几年,突然间就“落到头上”了。
就拿鲁西迪这个事来讲,时间拖得再久、离得再远,威胁还在那杵着,一点没打折。
接下来,不光特朗普和内塔尼亚胡的安保等级得跟着提升,全球的反恐体系也可能迎来新一波挑战。这可不是来自某个特定组织的威胁,而是那些散布在全球各地、受到信仰推动的“潜在行动者”。
甭管结果咋样,也不管有没有真有人敢动手,伊朗这回算是把态度给摊开在桌面上了。特朗普这一回,讲真,也算是“嘴上不把门,给自己惹祸上身”了。
启远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